在师宗,龙庆的老火腿是一大美食,据当地人讲,以前壮年小伙心上有了人,就用老火腿来求婚,女方要是看上眼了就会收下火腿,一只火腿定终身这样的美谈无疑是对老火腿最大的肯定。不过说起师宗美食,烟熏肉并不比老火腿逊色,肥瘦相间油而不腻,剔透诱人咸淡刚好。只能说,到了师宗可不能少了烟熏肉。
第一次吃烟熏肉,是在师宗县五龙乡的“壮乡农家乐”。当时来到农家乐已是12点有余,我们一到便叫来店家,点了满满一桌子菜。店家倒也麻利,叫唤着服务员三下五除二,不一会儿两位美丽的壮族姑娘就陆续给我们上菜了,端上来的第一道菜——一盘切成薄片的腊肉便深深地吸引了我。肉片皮子微微偏黑,肥肉相间得当,且肥的透着金黄瘦的微红,在午后强烈的光线下泛着隐隐的光泽。正在我按捺内心吞咽口水的时候,在那家依水而建的农家乐,在那个午后温柔的风里,淡淡的肉香随风乱窜,更加肆意地撩动着一个饥肠辘辘的吃货。这时不知是谁按捺不住这般撩动,说了一句“不用等菜上齐了,先开干吧”。我仿佛是站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听见了枪响,拿起筷子直奔那盘肉,夹起一片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,那爽滑、那劲道、那醇香一下子沿着口腔冲上了大脑,然后指挥着我的双手迅速夹起了第二片。待壮家姑娘再次上菜时,我连忙抓住问:“这个菜叫喃名字?”姑娘答:“叫烟熏肉片。”
烟熏肉片,这我倒是第一次吃也是第一次听说,便抱着“鸡蛋好吃得看看母鸡长啥样儿”的心理,去请教店家杨老板。杨老板也是热情之人,放下手中咕咚作响的水烟筒就跟我讲起来。这烟熏肉,选150公斤以上的猪为最好,而且还要是本地用粮食喂养的为最佳。与火腿取后腿腌制不同,烟熏肉得用三线肉(五花肉),再配上草果面、辣椒面、炒香的椿籽等腌制一个礼拜,等作料稍微入味之后再放到专用的小房子里,点起柴火慢慢熏烤。熏足一个月左右,烟熏肉就到了最好吃的时候了。
介绍完腌制过程,杨老板还带着记者饶有兴致地参观了“烤房”,地上是一层厚厚的灰烬,墙壁和顶部由于常年烟熏而变得黑乎乎的,几根横梁上,伶仃地挂着刚刚熏好的肉条,也是跟墙壁一样黑得透亮,根本无法与先前入嘴的油而不腻、剔透诱人、咸淡刚好的烟熏肉片联系起来。见记者狐疑,杨老板笑呵呵地说:“不消怀疑啦,你刚刚吃呢烟熏肉片就是拿这个黑洞洞的呢肉条煮出来呢!除了煮吃,拿青椒、干椒来炒吃也是相当板扎,等你有机会再来尝!”